圖為:關員對出口大蒜進行查驗 任韋韋/攝
11月14日,位于邳州市宿羊山鎮的江蘇黎明食品有限公司大蒜加工車間一片繁忙,工人們正在對保鮮大蒜進行挑揀和包裝,這批重達290噸的大蒜經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即將發往海外。
“現在申報當天就能完成產品的檢驗,為我們的產品搶占國外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江蘇黎明食品有限公司報關員張婷婷說,“今年1—10月公司出口保鮮大蒜6.9萬噸,同比增長了約10%。”針對保鮮大蒜等鮮活易腐農產品,南京海關所屬徐州海關增設查檢“綠色通道”,企業最快申報當天就可以拿到電子底賬號和相關證書,進一步縮短了產品的通關時長。
徐州海關聚焦轄區內出口大蒜企業數量多、備案基地面積廣等難題,以“智慧海關+科技”為抓手,促進轄區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利用智慧‘無人機’開展備案種植場監管,可全面查看種植狀況,提升定位精度,節約種植場面積測算時間40%以上。”徐州海關核查二科科長鄧菲說。今年以來,徐州海關新增出口大蒜備案企業40余家。
如今,邳州集聚了近300家從事大蒜商貿和加工的企業,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帶動了農民增收,提高了蒜農的收入和種植積極性。
“我們通過構建覆蓋農產品出口‘事前輔導、事中提速、事后保障’的服務機制,有效幫助大蒜出口。2025年1—10月,徐州出口大蒜貨值23.5億元,同比增長43.5%以上。”徐州海關副關長孫亮介紹。(樂立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