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關員到陳皮出口企業開展監管工作? 李保華/攝
“一兩陳皮一兩金”,新會陳皮自古便是藥食同源的瑰寶。如今,這縷源自嶺南的香韻,正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截至2024年,新會柑種植面積達14.3萬畝,年產新會柑18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261億元,是江門乃至廣東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
為了讓新會陳皮的香氣“飄得更遠”,江門海關關員主動服務農戶與企業,對陳皮實施“果園備案-合規出口-快速通關”全流程指導服務,編撰出口通關指南,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農戶辦理企業備案、資質注冊登記和延續工作,引導企業完善管理、規范經營,打破了企業“出口難”的思維定式。
據江門海關統計,“十四五”期間,在江門海關備案的種植場從18增加到66家,以陳皮出口為主的外貿企業從4家增加到25家。
在進倉庫存放陳化陳皮的箱子上貼一張專屬二維碼,這張二維碼就是陳皮的“身份證”。掃一掃碼,就可以實現對陳皮品質的溯源,這箱陳皮的產區、采摘時間、檢測報告一目了然。
江門海關與企業攜手打造的全鏈條溯源體系,彰顯陳皮產地正宗、源頭可溯,讓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新會陳皮以“看得見”的品質,贏得國際市場信賴。
據統計,今年1-10月,江門海關監管陳皮及其制品出口530噸,同比增長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