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機場深暢國際貨站進口貨物待放行區域,數臺AGV機器人正通過RFID技術精準識別和搬運貨物,在1米多高的貨堆中高效穿梭。不遠處的停機坪上,一架架國際貨運航班頻繁起降,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深圳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貨運吞吐量達77.1萬噸,同比增長12.7%,創同期歷史新高。其中進口16.9萬噸,增長12.7%;出口60.2萬噸,增長13.6%。
科技賦能口岸通關
深圳海關全面推進“空港智慧物流改革”,運用多項先進技術提升通關效率。通過引入物流機器人、射頻識別精準定位、新型安全智能鎖、智能卡口等科技手段,打破了空港多個國際貨站在監管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實現了進口貨物24小時“即放即提”,出口貨物“抵港直裝”。
同時,運用數字孿生技術整合空港貨物“數據流、軌跡流、視頻流”信息,實現了深暢國際貨站全流程、全場景的“可視化”監管。
“自深圳海關實施‘空港智慧物流改革’項目以來,深圳機場深暢國際貨站的貨物周轉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場站年設計保障能力提高了63%。”深暢國際貨站總經理潘明強說。
提升航空貨運效率
深圳海關通過在海關監管區域建設空側閘口,創新推出“空側直通”、國際中轉“換單”等業務監管模式,有效盤活了國內國際航班艙位資源,提高了深圳機場國際轉運貨物流轉效率。
日前,一批重193公斤的機器配件通過從寧波櫟社國際機場運抵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得益于“空側直通”監管措施,這批貨物到達后通過機坪內部道路直接從國內貨站轉運至國際貨站出口倉,僅用40分鐘就順利出口。
“空側直通”監管模式實現了貨物“一次裝卸、一次入庫、一次交接”,使貨損率顯著降低,物流成本節約約30%。
“這種模式相當于在機場內部修建了一條‘高速路’,既減少了重復裝卸,節約了費用,又保證了時效,讓我們安排后續航班更加從容。”深圳市美邦鏈通國際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歐陽躍稱贊道。
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作為深圳唯一的空港口岸,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已成為眾多特色產品的******通關口岸。以冰鮮水產品為例,近年來深圳機場進口量持續增長,成為大灣區核心進口樞紐。
今年,深圳海關在全國率先落地進口冰鮮水產品監管模式改革試點,打造進口冰鮮水產品“空中快線”。同時針對冷鏈貨物特性,推出“提前申報+機坪直提”等精準服務措施,支持企業對符合條件的貨物運抵后直接提貨,壓縮通關時間約50%。
“在加快冰鮮水產品通關速度的同時,我們嚴格對照要求,對申請加入進口冰鮮水產品‘白名單’的企業食品安全責任落實情況進行嚴格審核把關,保證進口冰鮮水產品符合我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深圳寶安機場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蔡南楠介紹。(葉俊超/文)













